一、中商國通致力全面發展 生產要素:全面發展指的是企業的體制、機制、產品、技術、營銷、供應、協作、公關、人事、財務、文化、信息等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; 生產角色:全面發展指的是企業的決策層、管理層和普通員工都得到發展; 生產組織:全面發展指的是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和生產單元都得到發展; 生產效果:全面發展指的是企業的產品質量、生產規模、市場份額、品牌信譽、節能降耗、安全環保、資金實力、贏利水平、社會貢獻等方面都得到發展。 二、中商國通協調發展 企業愿景、企業使命、企業精神、經營理念等均被投資者、管理者和職工群眾高度認同,這是企業協調發展的思想基礎。 企業投資者、管理者和職工群眾具有共同的奮斗目標,這是企業協調發展的動力來源。 各個職能部門和生產單元圍繞企業奮斗目標自覺履行職責,不扯皮推委,不拖后腿,薄弱環節得到及時消除,各方面發展保持平衡狀態,這是企業協調發展的集中體現。 企業投資者、管理者和職工群眾相互尊重、共同享受發展成果,這是企業協調發展的內部條件。 企業與供應商、分銷商、服務商、顧客、社區、政府、競爭對象及自然環境做到友好相處,這是企業協調發展的外部條件。 協調發展重點 善于發現并解決基本矛盾,發現并解決一個基本矛盾就能自然化解許多從屬性矛盾。 支持正義、支持創新,在任何時期都會存在正義與邪氣、創新與保守之爭,而正義與創新代表著企業發展方向。 重視并善于做好思想溝通,思想問題主要通過充分交流與溝通來解決,行政命令解決不了思想問題,一般的號召解決不了具體的思想問題。 按自然規律辦事、按社會規律辦事,既要體現生產力發展要求又要體現生產關系發展要求。正視大股東與小股東利益、搞好投資者與勞動者利益、理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利益、重視企業與社會公共利益,杜絕違背社會規律和生產關系發展要求的行為,做到企業協調發展。三、中商國通可持續發展 “可持續發展”是“在不犧牲后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的情況下滿足當代人需要的發展”,是經濟、社會發展要節制資源開發和加強環境保護。 堅持節能降耗、保護環境,尊重科學、尊重自然與環境友好相處,當生產要求與環境保護矛盾時,環境保護第一;當生產成本與環境保護矛盾時,環境保護第一; 加強學習、不斷創新、努力提高產品或服務的性價比(即價值與價格之比)。 堅持以員工為本、保持艱苦奮斗精神,戒驕戒躁、誠信守法、保障安全生產。 做好人才儲備,主要領導崗位和關鍵崗位后繼有人。 主動與社會各界聯絡與交流,正確處理各種矛盾,做到和諧共處。 重視企業文化建設。 ![]() | |